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BIOPIC简介

  中心定位——

  · 引领生物医学技术及基础研究突破;

  · 促进产学研医一体化深度融合;

  · 打造世界一流生物医学原始创新高地。

  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medical Pioneering Innovation Center, BIOPIC),原名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是北京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独立实体研究机构,由国际著名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院士领衔创建并任创始主任。作为一个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生命科学研究中心,BIOPIC通过自主研发高精尖技术衔接基础科学突破与生物医学应用,引领科研前沿,服务人民健康。

  十余年来,BIOPIC依托北大学科交叉的雄厚实力及北大医学部的资源优势,聚焦生殖健康、新冠病毒抗体及疫苗研发、基因编辑、癌症诊断等科研战略高地,产出多项突破性的国际一流成果,如MALBAC婴儿、新冠病毒高活性中和抗体以及环状RNA疫苗、单碱基编辑技术LEAPER、高性能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等。自2016年起,依托BIOPIC建设的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和资助, BIOPIC迎来发展最迅速的五年(2016-2021年),并孕育出7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中心一直积极贯彻落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BIOPIC时的讲话精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聚全球顶尖人才,十年间已建成一支国际领先、多学科融合、人才优势交叉互补的研究队伍,同时为海内外输送了包括20多位青年教授和多位创业人才在内的大量科技人才。目前中心已有领军科学家6人(高毅勤、黄岩谊、汤富酬、魏文胜、谢晓亮、张泽民),学术带头人8人(白凡、邓伍兰、高歌、李国强、苏晓东、孙育杰、葛颢、邢栋、张学飞)。其中2人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谢晓亮、张泽民),4人入选 “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白凡、邓伍兰、孙育杰、邢栋),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高歌),6人入选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白凡、高毅勤、黄岩谊、苏晓东、孙育杰、汤富酬),4人入选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白凡、葛颢、黄岩谊、汤富酬),1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高毅勤),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汤富酬)。

  中心科学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谢晓亮教授研究成果入选科技部中国科技十大进展(2021),张泽民教授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汤富酬教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17)、科学探索奖(2021)等,黄岩谊教授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2018),魏文胜教授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奖章(2020),白凡教授摘取树兰医学奖-青年奖(2021)等。

  目前,中心持续积极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围绕国际竞争制高点进行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国际领军科学家、原芝加哥大学许锦波教授即将加入中心。未来许锦波、高毅勤等将致力于人工智能辅助分子药物设计研究,通过以相关(大)分子药物数据库为核心的“高通量实验+高性能生物计算+人工智能”的研究范式,建立高通量、低成本、可交互的(大)分子药物设计、筛选技术平台,推进我国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快速发展,推动生物医药研发实现新的跨越。

  党的十九大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心将在前沿技术探索的若干重点方向上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在1)人工智能辅助蛋白质结构功能预测、2)基因编辑及相关技术、3)人类细胞解码计划与新一代单细胞技术、以及4)重大疾病诊断与治疗前沿技术这四大方向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实现从0到1的前沿攻关以及从1到10的产业落地,为提升北京大学乃至全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核心能力、为我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做出应尽的贡献。

  更多阅读

  单细胞技术的领跑者——BIOPIC